廣西統計局6日發布的信息顯示,2016年末, 廣西常住人口為4838萬人,比上年增加42萬人,增速比全國同期快0.3個百分點,呈現低速增長狀態。常住人口占全國人口總量的3.5%,位居全國11位。戶籍人口為5579.12萬人,比上年增加60.89萬人,增長1.1%。
與人口總量變化相伴隨的,人口密度由2010年每平方公里195人, 增加到2016年每平方公里204人,比全國平均水平多60人/平方公里,是全國人口稠密地區之一。

地區間人口規模和增速差異較大
南寧人口分布最多、防城港人口分布最少

如上圖所示,2016年末全區14個市常住人口分布中,人口分布排名前三位的仍然是南寧市、玉林市和桂林市。南寧市無論是常住人口或者是戶籍人口規模均超過700萬人,是廣西人口最多的市;桂林市和玉林市人口也超過500萬人。
人口分布排名后三位的分別為防城港市 92.90萬人,北海市164.37萬人,賀州市203.87萬人。
北部灣經濟區的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市社會經濟發展較快,留住了本地人,也吸引外地人口流入,人口增長速度高于廣西平均水平。柳州市是工業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多,常住人口多于戶籍人口,2000年以來一直保持這一人口特征。百色、賀州、河池、來賓、崇左市等外出人口多,人口增長速度較慢。
育齡婦女和結婚人數雖然減少
但生育率仍處于較高水平上

2016年廣西年出生人口77萬人,出生率為13.82‰,同比下降0.23個千分點,高于全國同期0.87個千分點;出生率雖然略為下降,但仍在高位運行,在全國仍為高生育率的省區。

據衛生計生部門統計,2016年廣西已婚育齡婦女比上年減少約1.15萬人;2016年廣西女性初婚人數比上年減少2.92萬人。
由于已婚育齡婦女和結婚人數的減少,減少了出生人口,從而降低了生育率。但生育兩孩及以上的比例提高,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生育水平。在兩種因素的作用下,使得2016年人口出生率仍處于高位上,但比上年有小幅度下降。
人口性別比已向合理方向發展
常住人口性別比為108.01(以女性為100)

2016年廣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2512.4萬人,占51.9%;女性人口2325.6萬人,占48.1%。常住人口性別比為108.01(以女性為100),比2010年下降0.25,與全國同期相比,高3.03。戶籍人口中,男性為2942.64萬人,占52.7%;女性2636.47萬人,占47.3%。性別比為111.61。與常住人口性別相比,高3.6。常住人口性別比呈下降的趨勢,說明廣西人口性別比已向合理方向發展變化。
廣西已是典型的人口老齡化
65周歲及以上人口占10.0%

2016年常住人口中,0-14年少年兒童人口1068.2萬人,占22.1%;15-64歲人口3288.4萬人,占68.0%。其中16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不含60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2987.3萬人,占61.8%;60周歲及以上人口716萬人,占14.8%。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481.4萬人,占10.0%。根據國際上劃分人口年齡結構類型標準,廣西已是典型的人口老齡化。
常住人口城鎮化進程放緩
柳州、南寧、防城港、北海城鎮人口比重最高

柳州市風光
2016年,城鎮常住人口為232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9萬人,增長3.1%;鄉村常住人口為251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7萬人,減少1.1%。城鎮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最高的城市分別為柳州63.01%、南寧60.23%、防城港56.36%和北海56.29%。
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效果尚不明顯
平均每年只有10萬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

據公安部門統計,2016年廣西戶籍人口中,城鎮戶籍人口1710.89萬人,占戶籍人口比重(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30.7%,比全國同期(41.2%)低10.5個百分點。
除南寧、柳州、桂林和玉林市外,其他設區市、縣級市、縣城和建制鎮已全面放開落戶限制,但吸引農村居民就地就近轉移的效果并不明顯。
一方面,現階段大多數鄉村居民在農村享有土地使用及收益分配權利。隨著國家近年來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農民身份上所附帶的實惠越來越多,農村“三塊地”(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承包經營土地)改革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農民為了繼續享有土地收益及其集體組織福利待遇而不愿意放棄土地,進城落戶的意愿不強烈。
另一方面, 受社會經濟發展條件制約,小城市和城鎮基礎設施滯后,住房、就業、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質量水平不高,整體吸引力不足。
近年來,廣西平均每年只有10萬人左右的農業轉移人口辦理了進城落戶手續,且主要集中在南寧、柳州、桂林等大城市,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效果尚不明顯。
信息來源:廣西頭條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