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已有0網友參與糾錯
陸川溫泉位于廣西陸川縣城南一里的九洲江邊。唐代曾在陸川置溫水縣,可見這里的溫泉,自古有名。
陸川溫泉在寬廣的河灘之上,煙籠霧繞,熱氣騰騰,泉水就從水邊沙際冒出。只要用手扒開細沙,那晶瑩燙手的泉水便潺溪涌出,很快便涌滿一坑。投入熱水盈盈的沙坑,躺在溫熱的泉水中,用熱沙將身體掩蓋起來,叫沙浴。熱水、熱沙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渾身上下,皮膚紅潤赤亮,是一種快意的享受!
民間傳說,古時這里天氣炎熱,人們整天開荒種地,揮汗如雨;入夜,精疲力竭臥牛欄,弄得瘌癬滿身。后來南海觀音過此,化作老奶奶下凡,在灘底架鍋煮水,供人們洗澡,治愈了瘌癬,于是才有熱呼呼的泉水噴涌至今。自古以來,不僅附近居民爭相來浴,即使千里之外,聞名者亦接踵而來,春夏秋冬,長年不斷。溫泉成了熱鬧場所,而"溫泉浴日"則成為陸川勝景之一了。
陸川溫泉,除含有較高的碳酸鹽外,尚含有硫化氫、鉀、鈉、鈣等24種化學成分和放射性微量元素。此地位于斜長花巖體表,即地質學上所謂華夏臺背西北緣,曾多次為地心溶巖所沖擊摧裂,經過千百載的復雜變異之后,形成了一條奇妙的地下熱道。處在陸川盆地盆底的九洲江,水從地表滲入地下熱道中,經過加熱后,又循環返回地表,滲涌出沙灘之上,便成了溫泉。溫泉能治病,是因為泉水中含有各種化學元素之故。陸川人極其重視溫泉的開發和利用,1958年,于泉邊建設了廣西工人療養院。在溫泉灘上,掘地辟池,將溫泉水抽送到醫院治病,近來又抽送到縣城,供居民使用,并興建了溫泉水游泳池。溫泉勝地更加多采多姿了。
陸川溫泉在唐朝的武德,天寶時期就有記載,曾有“溫泉縣”、“溫水郡”之稱,與因為楊貴妃“溫泉水滑洗凝脂”而名楊天下的西安臨潼華清池溫泉幾乎處于同一時期。根據自治區水文地質鉆探隊測量,溫泉區域每天可抽取溫泉水3600立方米,可供5萬人使用,目前抽用水量僅為900立方米,開發潛力大。 一年四季泉清水暖,熱氣騰騰,聞名全廣西的溫泉地熱。它是在地殼運動時,多次為地心熔巖沖擊摧裂,經過千萬年變異,形成了一條地下熱水道,而處在陸川盆地底部的九洲江,江水從地表滲入地下熱水道,加熱后又滲出地表,便形成溫泉。常見的溫泉可分為低溫泉(攝氏20℃至40℃),中溫泉(攝氏40℃至60℃),高溫泉(攝氏60℃以上),陸川溫泉屬中溫泉,水溫53℃,富含碳酸鹽、磷酸鹽、硫酸鹽、氯、鉀、鈉、鈣等24種化學成份,對治療各種皮膚病、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肌炎、神經病、腰肌扭傷、慢性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部分婦科病均具有比較顯著的療效。 1958年,廣西區總工會在大坡嶺上建起了一座“陸川溫泉療養院”。院內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環境幽雅,空氣清新,花木繁茂,四季如春,特別以溫泉、中西藥物、理療結合,治療皮膚病、風濕病而聞名于海內外及港澳地區,開設有皮膚、風濕?、頸肩腰腿痛?、戒毒科、精神病科、腦血管?、心肺科、糖尿病?频,有全國首創的大型室內溫泉沙水療場,建有具備有三星級設施規模的溫泉沙水療休養別墅樓及溫泉保健休養標間房,集“治療、休養、保健、旅游、度假、娛樂”六位一體的現代開放型的療養院,全方位滿足社會各界人士的需要,使更多的游人享受到陸川溫泉的大自然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