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已有3網友參與糾錯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陸川屬象郡之地;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后,在嶺南地區設置南海、蒼梧、合浦、九真、日南、朱崖、瞻耳9郡。其中,合浦郡治合浦縣,轄屬今廣西的容縣、玉林市、北流市、陸川縣、博白縣、邕寧縣的部分、橫縣的部分、防城港市、東興市、欽州市、靈山縣、北海市、合浦縣。
南北朝 南齊(479年——502年)析越州合蒲郡合蒲縣地置陸川郡。梁、陳(548年——581年)廢陸川郡,建立陸川縣,屬越州合蒲郡,這是陸川正式建縣的開始。
隋 大業元年(605年)陸川縣并入北流縣,屬越州合蒲郡。唐 武德四年(621年)復設陸川縣、縣城設今北流六靖。初隸南巖州(后曾更名為潘州、東蛾州、禹州),唐末該隸容州。同年,于今陸川縣地置溫水、龍豪縣。五年又增置龍化、南河縣。大歷八年(773年)設順州順義郡,管轄溫水、龍豪、龍化、南河四縣。
五代十國 陸川縣先屬楚、后屬南漢。梁乾化元年(911年)陸川縣隸屬禺州,龍化、龍豪、溫水、南河四縣隸屬順州。
宋 開寶五年(976年)廢禺州、順州。溫水、龍豪、龍化、南河四縣并入陸川縣,屬容州(今容縣)。
開寶九年(994年),陸川縣治移到公平
元 至元十六年(1279年)陸川線屬容州府。
明 洪武元年(1368年)陸川縣屬梧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