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已有2網友參與糾錯
親愛的游客,今天,您光臨謝魯山莊,我們萬分高興,首先表示熱烈的歡迎和中心的感謝。下面就山莊的景點逐一為您介紹:
第一點:首先介紹山莊的歷史背景。
本莊園始建于一九二0年一月,原名樹人書屋。一九五0年解放后陸川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謝魯花園。一九八0年對外開放,再次易名叫做謝魯山莊。原業主是清光緒附貢生、國民黨陸軍少將呂芋農(又名春涫)所建。他怎樣能建起這座莊園呢?主要是一九一六廣東軍閥龍濟光緒隨袁世凱,龍派其弟觀光帶了一個師路徑廣西進云南,攻打討袁世凱將領鍔部。兵抵白色,呂芋農奉命率部斷絕了龍觀光的后路,龍身陷絕境,即以二十萬光洋賄呂。呂將龍部繳械后準其孤身返粵,呂獲舉款后隧運回家鄉謝魯山莊建屋。第二點:莊園概勢及其建設情況。
山莊是由三座三峰跌連而成,裝狀似雞爪,氣象豪邁,景態壯觀,占地總面積一平方公里,周長五公里,海拔四百米,是全國迄今保留得最為完整而且又是最大的四大私人莊園之一。山莊的設計建筑全部出自呂芋農之手,他根據《榔繯記》和《紅樓夢》的模式,結
蘇杭園林的特色,依著本地山形布局,按照地勢高低構造,從低到高,迭迭而上,造型奇特,獨具風格,其特點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揉為一體,土洋結合·雅俗共賞。全莊的聚集景點,貫以“至九”的數字,每個宇各建其景,每個景各含其義。例如-一個小門,外看很平常,然步入二門則豁然開朗,如登桃花源似有一番世界。兩重圍墻,園中有園之意,外園種果村,里園栽花草。三層主體.低層是螂攮福地,迎賓.中層系湖隱軒,待客:上層為樹人堂,讀書有“三元及第”的寓意。四方大門。比喻招徠四方貴客。五處假山,宛若五岳朝天。六幢房屋,表示六親(泛指親友)常臨。七口池塘,暗示七面鏡子,供七仙女下凡梳洗之用,神化山莊。八座亭子,各有千秋,擬為八面玲瓏。九曲巷道,“九”與”久”是諧音譬作地久天長。此外,周邊設有十二個游門,意指十二個時辰運轉不息。又有長廊曲徑五千米,象征我國五千年的光輝歷程。還有不少的附屬工程和小巧俏麗的景觀如星羅棋布、托云烘月。至若樓臺亭閣之鬼斧神工,游道階梯之巧姿妙態,尤為令人觀止。
第三點:山莊目前的地位。
山莊于一九八一年對外開放后被定為陸川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玉林市區和桂東南的旅游重點,一九八八年晉升為自治區級名勝風景區,一九九四年又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玉林十佳景區之一。
下面,就各個景點逐一介紹:
(1)前門:樹人書愿(建屋作用——目的)呂芋農為什么要建造這間房屋昵?開宗明義主要是為了教育后代,培養人才其次是欣賞美麗風光,滿足精神享受。他依據《管子·杈修》的“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的精神以及“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的道理,認為百年大計,當以教育為本,而教育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人才。古往今來,強國富民,興家立業,都離不開人才。他有鑒及此,便建造這間以讀書育才{包括莊書)為主的房屋。故稱之為樹人書屋。聯云安得奇書三千車,娛茲白首。再種名花十萬本,綴此青山。
這首對聯是一九三二年農歷九月二十四日呂芋農誕辰《六甸晉一自勉》。上聯著重一個“書”宇,下聯突出一個“花”宇!皶、花”兩宇是他平生所喜愛,即喜歡讀書,愛好花草。讀書讀到白頭,種花種遍青山。“奇書三千車’和“名花十萬本“顯然是夸張之詞。至于屋項壁額飾上一朵葵花的意思是希望來此求學之士,要奮發攻書,積極進取,就好像葵花那樣
“一片葵心向日傾”。
(2)二門:南瓜田案(比擬家庭情況}
門額上的南瓜圖,是呂芋農親手所作,為何要作7因為九口O年資金告罄停建后,游客頻頻詢問其家庭境況,他便繪制此畫以告:一條主藤,指他獨立當家,三只南瓜說是三個家業-一在謝魯本地,二在羅城黃金。三在廣東徐聞:八張黃葉暗喻八個老婆五朵小花當作男孩五個,另外葉子繁茂,意表家庭興旺發達。兩旁門聯:
綠樹碧檐相掩影,小橋虛閣自高低。
全聯內容是描述二門上下左右樹、搪、橋、閣的景物。以襯托南瓜圖而交相輝映,相輔相成。南瓜圖擬作家庭成員,對聯則影射成員的職業。以左聯的綠、碧二字隱作讀書人,所謂青衣秀士用右聯的高、低兩宇比為功名大小?偟膩碚f作者用景物擬人化,委實耐人
尋味,妙趣橫生,真是苦心孤詣,不落窠日。
(3)泥鰍(借喻鉆勁)
跨過二門,即可見到一條恍似活蹦蹦的泥鰍魚,這本來系一條泥鰍形的排水溝,溝上面建了一座彎弓形火磚砌成的小橋,取義“小橋流水”。橋底溝的出水處.原來制有一塊活塞板,用以堵水養泥鰍的,名日泥鰍塘(原主人愛吃混鰍)。對此造型,除了緩慢水流沖力
外,還富有橋頭送客,握手惜別情景。不過主要意圖則在于惜泥鰍來教育學生學習必須具備鉆勁精神。
(4)晰柳亭(送客)
《幼學故事瓊林·朋友賓主》有云“陸凱折梅逢驛使,聊寄江南一枝春王維折柳送行人,遂唱陽關三迭曲。’這是唐朝詩人王維送別故友元仁使西安時折柳送行并賦詩《渭城曲》詩日“渭城朝雨口輕塵,客舍膏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以表思念。呂芋農凡是送客,皆在此亭揖別,套用“長亭折柳送行人”的做法。對聯:
萬象在旁控物自富,獨鶴與飛握手已違。
細究此聯蘊諦身在此間繁花似錦的優美環境熏陶下,不管是在此讀書還是作客或者游覽的,都要深曉造物之妙,來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這樣就可以駕鶴青云錦繡前程。不辜負握別的番心意。
亭內北面墻上左右兩邊“三喜”窗是呂芋農說他一生中有三件太喜事 為文喜(考上秀才,當文官任過知縣、知州、道尹等),二為武喜(陸軍少將,當過巡防
警衛司令、邊防軍司令,保安、警備);守一一。
(建樹人書屋)。
㈤圓墉(又曰鏡塘.照鏡自省)。
此塘因形如園鏡,又稱鏡塘。建在折柳亭后毗連北面,面積0、4畝,高4米。這塘位置最低下且多細沙為底,故易澄清,乍然一看,就像一面巨鏡擺在地上。每當明月高懸,月色傾斜水面,白光四射,輕風佛過微波粼粼,激滟可觀,嘆為奇垢,躑躅旭畔’、不禁想起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痹f主居家時,常駐足池邊欣賞月色,來一個“對影成三人”自得其樂。
此塘如果久不下雨,或者是秋高氣爽的蔚藍天空.人站池岸,倒影自見。原業主之所以挖鑿此池,就是以池水清澈為鏡,以鏡照身,以身作則。引用唐太宗
三鑒之說以銅為鑒,可整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知得失。確有人生立身處世的深刻哲理,此間讀書學生,每于課余之暇,亦經常到此“對照自
瓊林。
【6}迎屐【歡迎賓客】
【迎展”一詞,本是從“屣迎”演化而來!队讓W故事.朋友賓主》中記載.“蔡邕倒屣以迎賓,周公握發乎曲故,而“迎屐’卻無古載。不過這里的原主家解
把“屐,字祝作一般平民百姓.窮苦人都是穿木屜多。其意圖很明顯,凡到此地參觀的人不管是貧是都一律歡迎。門聯
砌屋依山開門對樹,春風坐我出桂留人。
這首聯語為一首藏尾對。單從外在方面看,描述門景優美及游人心情舒暢如坐春風樂而忘返。但從內在方面看,是著眼干左右聯聯尾的“樹、人”二字畫龍點晴法,與大門前匾額上的’樹人書屋”遙相互應。尤其是突出右聯中的第六宇“桂’字,這“桂字全聯中的·聯眼’’(核心和靈魂)!稹弊钟须p關意:桂花芳香,吸引游客。二謂“折桂(考上狀元)、‘桂(第一名),首屈一指。
(7)又一村(好景多多)
這是一條長16米高1 8米的矮墻。墻體滿砌十字花窗樸素大方,墻正中央設一小游門。此墻隔開迎屐及含笑路之界,作為一個特景。門額上“屯”是依照南來陸放翁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復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建。意思是說,大家來此這么多景色后,似乎別有勝地,景更物換,耳目一新。
聯日柳蔭路曲(注在彎曲的游道上。長滿7濃蔭的柳樹。)水流花開(注.泉水從山上流下來,鮮花經常地盛開著。)
(8)螂擐福地I書屋真諦I
螂擐福地是神話中天帝藏書的地方。元朝作家伊世珍的《螂擐記》插寫著“張華游于洞宮。遇人引至一處,別有天地。每室各有圖書。皆為漢朝以前之事,多所未聞者,問其地,日螂擐福地也。呂芋農根據這個故事.在樹人堂上面建有一間圖書館,切合主題,體現樹人書屋中的”書屋”二字并不是子虛烏有。此乃以書設景,以景寓意,以意傳神,以神規人的深湛涵義。
至于墻壁上的口只園形筒孔空洞洞的是什么用意’好事者多有質問。這就是“四大皆空”也!八拇蟮渲傅、水、火、風,能造萬物,但以因緣所生之法,究無實體,故謂z空。呂芋農看破紅塵和世情,認為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系時之耀,曇花一現而已,只不過是過眼煙云而非長久,倒不如建個莊園而“東山高臥,泌水樂饑”。
頂上兩旁的兩只雕塑石榴果,表示紅火朝天,因為石榴開花火樣紅,而石榴又是吉祥果,含子孫多之義。
19)眼鏡塘(大開眼界)
設計人依著地形環境,搞了一個人文景觀,用花叢擬做頭發,額下兩口池塘,形同一副眼鏡橫掛在山根兩旁,面前兩個窗子,猶如對鼻孔,中間游門像個嘴巴。兩池總面積三百平方米,配上五光十色的花卉點綴其間,驀然看,真像是副巨型的天然天然眼鏡,妙麗至極誠然“放開眼界觀天地,大飽目福賞乾坤!
(10)賞荷亭(清雅高潔)
賞荷詞,源自盂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口鳴琴彈,恨無知音嘗。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鄙徎ㄓ南闱暹h,有花中君子之稱,’出污泥而不染,濯濁流而不妖”,這就告訴人
們為人作事要清正廉潔,學習蓮花精神。
據說建莊主^酷愛荷花,他和其第八太太常于月白風清之夜,到此欣賞荷塘月色,并彈絲吹竹,互為唱和,歌詞就是上述那首詩。鄰里居民有時候也來湊熱鬧,歡聲笑語,拍手擊節,何快如之 !
(11)邀云竹徑I觀竹自鐮與諫人)
“邀云”好像邀請客人到了云霧山中!爸駨健狈N竹的小路。此路采用風化石砌成的大小兩個假石山,如同雙情侶佇立著相互對視。山雖不高,卻仿佛見到浮云飄蕩的懸崖峭壁:地雖不大,但可以博覽滿徑叢生的諫竹紫竹之類,令人浮想聯翩,飄飄然著墜五里云霧之中。聯語瑤草瓊花斜繞徑,短籬諫竹不遮山。
全聯大意珍貴如玉的花草,斜斜地環繞著這條小路生長.好似籬笆的諫竹生得矮小,不能把這山逮住。
這路種的竹子多是諫竹,何故?因為建房人鑒于世風日下,人心叵測,歪風邪氣,充斥塵寰他便多種此竹籍以提供來此讀書仔和到來游覽者,觀竹自諫與諫人(即批評與自我批評),俾得成為有道德有情操之人。這是由于諫竹具有虛懷若谷和正直不阿的本性風格,且竹長如鞭,是鞭策的隱義。
(12)小蘭亭(飲酒放吟)
這故事出于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
序》有關語句綴成。日:旅目騁懷此地有崇山峻嶺,仰
觀俯察是日也天朗氣清。
亭子竣工至今,七十多年迎來了不少高人韻士,即景興懷,潑墨揮亳。我區著名詩人羅立斌先生壬成年夏臨此賦云“百畝山莊血汗凝,從來勞動啟文明。亭臺已復堪詩畫,玉石難焚任說評。鳳鶴巡天鳴靖宇,龍松拔地舞升平。泉溫水洌皆宣沐,掃凈園庭遠客迎。的確是亭不空設,名不虛傳。
(13)過頸廊門(風光縱覽)
這個游門好像人的頸部,故名。一副楹聯,赫然耀此間山水最清幽居然福地洞天蓬萊方丈,何處風光絕佳肚光愛嬌虹沮翠花木長春。
這里的“福地洞天’’泛指神仙所居之處,有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稱!芭钊R方丈’’呢,史記秦始皇紀中有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仙山,名日蓬萊、方丈、瀛洲,遷人居之。
全聯來說:這個地方的山嶺流水最清新幽靜,竟然好比仙人住地,多么美麗幸福和快樂啊!人間有那些地方比得上這里的佳麗優勝呢?尤其是最為令人喜歡的嬌紅嫣艷的鮮花和蒼翠欲滴的樹林長期地像春天一樣盛開啊!此間擁有全國十大名花:國色天香的牡
【1 4】茶廳、商店、餐廳、第二招待所均為一九八0年對外開放后新建的服務場所,新潮。U六Ib;新潮流裝備配套,一
流的月艮務水半o
(15)留墨亭(留墨存念)
該亭建在茶廳和石屋的過道之中,亭東是一大塊百花圃。清栽秀花麗草:西邊是一片高大的香蕉林,配以長堤修竹為籬。游客漫步于錦簇的花草叢中,縱觀橫睹,171不暇接,大有左右逢源之勢,不免感慨萬千而詩涌心頭、筆癢指端,非來一個“七踱步而成詩,八叉
丹,斗霜傲雪的梅花,千姿百態的菊花,天下第一香的四季常開白玉蘭,花中皇后月季花. 花中西施映山紅,富麗堂皇的各種山茶花,出污泥而不沾的荷花,十里飄香的多種桂花,凌波仙子水仙花。還有其他品種繁多而稀有罕見的奇花異卉不下三百多種,真是綠綠叢中,花花世界,群芳斗艷,眾卉爭妍。且有蒼松翠竹,古樹參天,濃蔭蔽日,香風熏人,山色毓秀,靈氣氤氳,置身其間,儼登仙境,真是“懷開如海闊,心曠若天寬o”
腰而成賦”不可,這亭便是為此而設,明為“流墨亭”歷來留下墨寶者不乏其人,我區著名作家莫乃群寫道:“馳車南去為尋山,浪跡園林半日閑:我已江湖行萬里,來游謝魯亦開顏”的膾炙人口杰作,殊為可貴o
(1 6)石屋I第一招待所)
石屋就是全部利用花崗巖砌成的房屋。十間房橫過,一九八O年把舊有的一座平房全拆,在原有基礎上重新蓋起來的?梢苑勒,冬暖夏涼,外唐內洋,獨樹一幟,現作為第一招待所。東邊第二號大廳門額上
刻有“九思齋”三字o“九思”就是說考慮問題要反復深思熟慮,不僅是三思,九思更好o“齋”是房子,書齋或集體宿舍。這個典故是援引梁達摩大師于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而后有此神悟的坐禪故事。主要目的:凡是讀書做事,必須具有恒心毅力,刻苦用功,鍥而不合的
精神方有造詣。
兩邊聯句:戶牖觀天地(打開門戶和窗子,就可以看到天地),詩書見古今(不論過去和現在,都要看重詩書)o
I 1 7)荷包塘I蘊含財壽)
塘的模樣呈“凹”字形像只“荷包”(俗稱錢包),建在莊園的臍腹之中部,這錢包就掛在人的腰間,因此叫作荷包塘。塘的北面是水抱山環處,南邊為船廳(又叫湖隱軒)將船停泊在水中,形成“船靠水行,水漲船高”的深意。水含動義。船含靜義,動靜結合,事物方
興:荷包是靜義,金錢為動義,有荷包無金錢來裝,這只荷包空空如也,季子羞澀:有金錢無荷包裝藏,那些金錢定然散失。明乎此理,不言而喻設計者為何要建筑荷包塘7又為什么建得這么大而精巧?的確是暮鼓晨鐘發人深省,有卓識遠見者,到此觀景生情,大多立足懸思想入非非。
池中央的“龜蛇”石雕,按照一九八一年福建工程隊制作人的解釋:烏龜象征長壽,蛇是發財(福建方言把“蛇”念作“財”),龜蛇一起就是長壽發財了。
真是無獨有偶,無巧不成書,前者設“荷包”,后者制“財壽”,可謂珠聯璧合錦上添花矣!
118)水抱山環處(原是娛樂室,現為陳列處)
此處建在山環水抱之間,如同一只玉璽形狀格調特異。左側為古羅馬宮殿式走廊,八個拱門一字形排列,通過棱角透視,增加了縱深感,吸引了眾多游客拍照,自有一番風采。右側系一條五十多米的栽花通道,連接著屋檐左中右三邊;東西北三面為高墻,南面為魚池,四周花團擁抱。正是:“三面高墻一面水,四周花色半周池o”煞是可觀。
這里為原主人的娛樂室,現陳列著當今名人書畫和小部份珍貴文物家具。其中有一張是原莊主第八太太睡的檀香白玉床,雙獅滾球飾上漢白玉并鐫上鳥雀梅花之類,工藝精巧玲瓏,木質堅硬如鋼,終年潤滑,光可鑒人。此床乃是國民黨陸軍上將呂光奎贈與,據說有寶瑞之氣,F南寧市場上有一張類似的床,標價人民幣八十萬元,山莊此床曾有一些商賈垂涎三尺,我們就是奉命不賣,視為國寶保存,僅供欣賞o
119)湖隱軒I原業主臥室、待客廳)
“湖”即湖泊!半[”隱藏,不明顯,藏在深處!败帯笔怯写皯舻拈L廊或小屋子。這幢房建得別開生面,座落于眼鏡塘和荷包塘的密林繁花之中。外貌活像一只船,隱隱約約?吭诤瓷钐,所以名叫湖隱軒,又稱作“船廳”o房的西廂內通兩室,是原主人寢室;東廂廳是會客和招待客人飲食之處。設船廳者,是取義船的裝載量大,表示人的寬廣胸襟,要是主人怠慢不周時,請客人海涵諒解。三十年代初李宗仁先生曾蒞臨本莊,備受呂芋農青睞,熱情款待。門聯:
君以文心幻山水,天留福地住神仙。
這里的“君”:指原業主,用文雅的心情來幻想(設計)這山嶺流水o“神仙”:有三種說法:(一)道家稱得道后能長生不老,變化莫測,邀游天空的人。(二)神話中指超脫凡世的、并有超人能力的人。(三)比喻能預知未來或逍遙自在毫無掛累的人。
此門的外圍小門對聯:
此處有山還有水,其人非佛亦非仙。
這聯的語言純樸得體,詞簡意賅,一目了然,毋須
嘮叨。
(20)九天玄女洞(九曲巷道)
洞的構造分洞外和洞內兩部分:洞外全部砌以大小不等的風化石,巍峨嶙峋,一條小道穿山而過,東西兩邊各砌以十五級石梯盤旋而上,游人可以自由地左右攀登。洞內建有九曲巷道,級級旋登,步步升高,隨彎彎態,轉曲換形,似入九轉迷宮。步上山巔,鳥瞰洞下,樹竹搖曳,花枝招展:仰觀吳天,一片蔚藍,飛鳥吱喳,蝶蜂穿梭:一幅大自然美景,盡收眼底。這是山莊最大最高的一座假石山,其景致之迷人。山色之秀麗,幾至以假亂真境地。這里僅用三十多平方米地段,就能活靈活現巧奇地撮合出一幅人為的天然景觀,這在園林藝術的加工上實在使人佩羨。
不過,話得說回來,這工程據說拆建了三次,仍不適合建莊人心意,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功敗垂成,坐臥不寧,但仍挖空心思去設計,下定決心非把這座石山建得遂心愜意絕不放手。一天中午時,他正在伏案假寐,忽見九天玄女在旁,指點謀劃并賜與藍圖紙一幀,同時她吩咐了兩句話“九曲回腸,九轉功成”后即拍了他一下肩膀而離去,睜眼一看,始知是黃梁一夢。
“心有靈犀一點通”呂芋農即依夢畫葫蘆,完成了上述此項工程,美其名日:九天玄女洞,又名九曲巷道也。
121)聽松濤閣(課余小休處)
附近地帶蒼松遍地,三、四百年龍鱗老松也布滿山巒,每當大風掠過,松聲如濤嘩嘩作響,悅耳動聽。北旁靈巧的石山罅隙內,一支清泉淌下,叮咚有節奏,兩個魚池內的金魚、烏龜、大蝦、牛蛙相互嬉戲共戀同歡:物與人同,自有樂趣。松聲與泉聲演奏出一曲“泉滴魚池奏琴韻,風掠松林鼓濤聲”的天然樂章。這是樹人堂師生課余的小憩之處,觀景之余,頓舒胸臆,增強學習興味。
閣中東壁有梅蘭菊竹四畫,借畫自勵,因為:梅花有冰肌玉骨之清奇,菊花有隱逸雅潔之高風:梅菊又能凌霜傲雪經冬不凋,富有英雄氣概。蘭花為王者之香,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竹稱君子,虛心謙遜,秉性剛直,光明磊落。每見四畫,激發自己向良趨善,養成高尚情操。
閣內東面正中高懸“聽松濤閣”匾額,楹聯:“是風月中人自識得山溫水膩,論清涼世界到此即員嶠方水壺。
這里的“風月”:過去詩人大多數以風花雪月為題材,故謂之“風月”即吟風弄月解!皢T嶠方壺”:即仙人所居地方。見《幼學故事瓊林·地輿》載“蓬萊弱水惟飛仙可渡員嶠方壺乃仙子所居”o
南面對聯:
峰似恥頭低,當門秀挺擎天柱;
人因嫌世濁,滿地清引在山泉。
北面對聯:“左襟瓊海.右帶滇池。形勝似西南,又豈但地枕蒼梧山連勾漏。修竹體檐,雜華生村,林泉饒景物,卻喜從梅邊放鶴柳聽鶯”。
閣內三聯內容,都是吟贊這塊地方的山美水艷,氣象雄偉,局勢奇特。對聯用樟木板精雕細琢,飾上金
黃色彩光燦耀眼,且文字筆跡均為名家之手,聲價極
高?上,解放初期已焚掉o
122)樹人堂I學堂、圖書館)
此堂系整個主體建筑中的主體,分上下兩層:下層中間設一大廳,東西兩側各兩大房,為私裁課堂及老師寢室。上層為圖書館,原購置《萬有文庫》兩套,《二十四史》一套,還收藏了不少奇書寶籍,諸如《三墳五曲》、《八索九丘》、《諸子百家》、《四書五經》……以至其他各種書刊、名家字畫、雕刻藝術、瑰寶精品等等,真是汗牛充棟,琳瑯滿目?茱w機日夜騷擾無法上課,當時校方征得原莊主同意后,六個班學生遷到這里繼續上課,以維持教學的正常秩序。
一九八O年夏,陸川詩畫會光臨山莊召開,名人學者、作家詩人、書畫家,廣西日報編輯、記者、攝影師以及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八十‘多人濟濟一堂,盛況空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作品豐碩,盈箱滿笈,開陸川之先導。我區詩壇宿將林克武先生即席吟七律一首以志盛會。詩曰:“墨客騷人會九州,江山人物共風流。園林恢復云煙好,洞府新開壁畫道。荔子試嘗稱味美,
堂的四周檐階,種有紅白相間黃綠互配的五顏六色花簇,嬌嬈嫵媚,令人陶醉。堂的對面山峰,樣子像筆架,文氣靄靄,墨霧霏霏,兩相匹配,風采奕然,不愧譽為“樹人堂”。
聯言:花色欲迷山半角,書聲常伴月三更。
全聯大意:此處是花的海洋千姿百態,不僅能迷醉游人留戀不舍,連大自然的山嶺也入迷了。這里的學生努力攻書,瑯瑯讀書聲常常到子夜三更時分:由于這廳堂清雅靜謐,更加適宜讀書。
一九四四年日寇入侵,烏石合平中學因為受到日溫泉沐浴洗塵愁。歸來不嘆鬢毛白,愿與諸君善策謀”。林老筆歌墨舞,詩情豪放,青春煥發,可貴大作。
一九八三年春,中南五省(區)出版社編輯干部讀書班第五期二十多人來此學習一個月,臨行時贈與《五律酬謝魯山莊》:“陸川饒景色,謝魯最宜人。林鳥奏仙樂,山泉洗俗塵。白云籠翠竹,紅雨灑青頻。園靜潛心讀,陶賢未敢遵”o
由此觀之,這里確實是樹人的好場所。
123)倚云亭(靈氣宜人,氣勢磅礴大觀亭)。
“倚”靠著!霸啤碧焐显茖!巴ぁ敝高@亭子。從字
義上講,形容亭高,靠近白云。其實不然,誰能靠著云昵?神仙可以,而神仙乃是長壽的隱語。呂芋農有宿命論思想,也深諳“四柱”學,他花了一千塊大洋銀向玉林風水地理名師陳明輝學習,陳將所學盡授于呂,呂繼陳的衣缽,返家后即擇此建亭。由于亭的位置較高,有倚云之勢,故此他在亭內北面筑一神壇,上面標明“倚云亭”三個斗大的字,壇正中央安置一塊鐫有“清附貢生民國陸軍少將呂芋農之長壽牌”,這牌子正對著他的臥房門口和金字山頂峰的正中點,他用羅盤按著方位敲定的一條無形直線,每逢農歷初一、十五,其家屬必以三牲醴酒、香楮財帛,來此虔誠膜拜,保佑其健康長壽、升官晉級:呂芋農在家時每天早上七時前也到此祈禱上帝保佑其高壽、平安吉祥。李宗仁先生見此迷信行為,即笑批呂,呂從此丟掉了這牌。
此亭寬敞明亮,寄意“海闊天寬,前程遠大”。瓊花環繞,龍松擎天,清風吹拂,香氣襲人,鶴舞藍天,鶯歌樹梢,少歇半響,悶氣全消,放目四眺,形神颯爽,若臨峨嵋之巔,確能健體強身,壽登百歲之域,實是一個游玩休養的好去處,
亭的四境還有很多天然而成的崇峰偉巒,陪襯以東襟長劍,西驤神駿,南踞金虎,北盤騰龍。她的靚容俏儀,她的綽約豐姿,她的偉岸氣派,無不融中國園林之大觀為一爐,她像是一顆璀燦的明珠照耀南疆,難怪平蕓蕓游客都贊此為“八桂第一莊’’也。著名的桂林詩翁王祝光先生游罷此間,興趣勃勃,詩潮洶涌,即景揮毫:“謝魯景物好,到此多流連;人間有仙境,勝似桃花源”。又寫云:“樓臺亭閣‰樹綠花木深。樂在此山居,不愿回桂林”。山莊風光旖旎,山水如畫,確實令詩人留戀
(24)尋云別徑(仰觀云天好地方
因為漫山遍野長著郁郁蔥蔥的蔽日森林,看不清青天,游人至此方屬攀上登高之路,仰觀宇宙之天,尋看各色云彩。此徑是依據宋朝寇準小時候五步而成的《詠華山》詩“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抬頭紅日出,回首白云低!钡脑娨舛⒌。
(25)棠蔭亭(歷史記載)
語見周朝召爽(又名召伯)故事。召伯布文王之政,嘗合甘棠之下,后人思其遺愛不忍伐其樹。詩日: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谟筠r削平化廉陸博四縣匪患后,紳民捐款建此亭,名為棠蔭亭。棠蔭亭的原
義:布施德政,民所愛戴,筑亭永志,以垂久遠。建亭人
借用此義為呂樹碑,碑文記載著呂從一八九八年到一九二七年間軍旅生涯。
(26)半山亭(雙關意:山的一半,莊的一半)
這亭于一九三O年建成。顧名思義,亭建在莊園的中心地點,正像左聯講的“若問前塵才到此山一半”。(也是建莊規劃才完成一半)。本來建筑這間屋的愿望是設校箴書,可是經多年而無法完成,現年紀五十有九了,又沒有經濟能力做下去,唯一寄希望于后人。因此右聯“寄語來者所期樹人百年”(望其子孫完成其未競之志)。事實也是如此,他準備在自云路之北面草坪上建一間私立中學和在梅谷東邊山坡上建一幢私立小學(兩間學校均已打好了基礎,現有遺跡在)。然而資金奇缺,只好望山興嗟!這是呂芋農對其后裔諄諄教誨,語重心長,亦系他晚年窘境潦倒的慨嘆!
附:聯旁語錄:樹人書屋之筑,志在設校箴書,以宏作育,乃升易寒署,尚無基礎,自顧予發已如此種種,償此愿望,是在子孫之賢者,適半山亭成,書升字于壁,聊當屏風之訓云爾。庚午仲夏芋農識
(27)松蹊(松樹之路)
“蹊”小路。這條小路是松樹密集生長的地方,有三、四百年挺拔高聳的龍鱗松。此路白天雞犬之聲常聞,入夜以后,一片寂靜。如王維《桃花源》中插繪的“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中雞犬喧”的農村風味。
(28)白云路(山路崎嶇)
樂。這路是通向后山的必由之路,跨進白云路門云霄,別有天地,正切合詩圣杜甫《望岳》里說的“蕩胸
生層云,決眥入歸烏。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句。
(29)白云深處(深幽峽谷)
此處建在深邃幽靜的峽谷里,援引唐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自云深處有人家”的環境仿設的。以顧常
建《宿王昌齡隱居》“清谷深不測,隱處為孤云:松際露明月,清光猶為君”的意思為背景。260多畝的全山窩
實現原業主“以園養園”的規劃,見縫插針地種植了數以百計的荔枝、龍眼、黑欖、沙梨之類。樹林森森,果實
累累,正是“云留山更靜,荔熟樹搖紅o”
(30)樵徑【村民打柴路】
為了保持莊園的清潔衛生,其他道路一律禁止挑柴草出入,僅有這條路是照顧打柴人方便行走的,叫作樵徑。山莊也是以此為界,過去就是沿著這地界種
諫竹團團圍住。園外,層山迭嶂,莽莽蒼蒼,縱目遠視,亦有一種韻情。
(31)尋梅別徑(一路梅樹)
解放前,此徑梅樹叢蔥,花謝結果,串串團團,掛滿枝頭,使人饞涎欲滴,此處上下有路,所以名為尋梅
別徑。這徑是根據三國時曹操帶兵行軍,士兵口渴至極。曹操說:“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很多梅子熟了,又
甜又酸,非常好吃!笔勘鴤兟犃,個個嘴里流涎,一時也就不渴了。這故事很有味道,原主人因此而設。
(32)小庾蛉(梅山)
其意旨與大庾嶺相媲美而建,江西與廣東交界點有個著名的大庾嶺,風物佳勝,南部梅樹蔥蘢,我們這
里比大庾嶺小,為此取名小庾嶺。唐朝詩人宋之問對大庾的梅花情有獨鐘,曾吟《題大庾嶺北驛》“江靜潮
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彼蔚拇嗽姾钌钐N,武則天曾譽為第一,呂春瑭亦贊不絕口
萬分崇敬,因之,以此景點聊表紀念。
(33)梅谷(種梅山谷)
此谷幽深寬廣,貫穿于小庾嶺和尋梅別徑直達樵徑路口,路兩旁有序地像列隊士兵那樣種上清一色的
白梅樹,井然有條,數以干棵計。過去時屆寒冬臘月,花兒綻開白茫茫一望無垠,專供游客踏雪尋梅“雪里
梅花分外嬌”:唐代詩人孟浩然情懷曠達,喜歡騎驢冒雪尋梅,呂春口也對此極有興趣。他十分贊賞王冕寫
的一首《詠梅》詩:“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用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o“故而他特地
搞了這個大梅谷,以酬宿愿,并以此來自警自勵和教育子孫學習梅花精神。
(34)望鶴亭(觀看白鶴)
亭址在山莊的腹嶺主峰上,每年清明節,成千白鶴從海南飛返聚棲于對面金虎山麓,這些吉祥鳥給附
近山村增添了不少樂趣;自古有“千年烏龜萬載鶴”的瑞鳥,每天早晚都盤旋在林竹上空飛舞。站在此亭高
瞻遠矚,更覺得心曠神怡。玉林市書法家蔣海池的《觀鶴》詩寫道:“天矯虬龍挺碧空,仙禽翔集媲瀛蓬:山莊
今日豪光照,人杰地靈留客蹤!焙芮泻项}景。
(35)燕子巖(燕子棲息處)
巖在望鶴亭之北面,陡峭壁立,懸崖凌口:巖底部似一只虎口,又日虎巖。每值三春九夏,群燕棲息,雙
雙對對,呢呢喃喃,恰如戀人私語,與密林中的婉轉鶯歌相結合,仿若一出大自然的音樂盛會,十分動人。
巖底,原莊業主已經打好了一座孔夫子廟的基石及墻壁,只因資金匱缺,無法建就,殊感憾事o
(36)天泉(又稱仙泉,張果老所為)
泉水在燕子巖底即半山腰的一條小溝中流出,終年清澈如鏡,水質清潤微甘,口感良好,一九八八年經
廣西第二水文隊化驗,完全合乎標準,可健身益壽、抗病防疫。泉水居高而下,似一條白練沿山飛舞,環繞著樓臺亭榭川流不息,潺潺有聲,既適于飲啜,又方便灌溉,更具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詩境“天泉”本是天然泉水的簡稱。為何又稱呼為“仙泉”昵?這里還有一段美麗動人的佳話呢!至今還廣泛流傳著:久遠以前,我國八大仙人之一的張果老前往蓬萊參加仙會,路過此地,時值炎夏,酷暑難熬,直逼得仙人的驢子口開鼻扇欲想喝水,但四處尋無水源;仙人見這塊地方郁郁蔥蔥,遍山翠綠,便在一棵大樹下歇息片刻,絲風沒有,熱氣像“蒸籠”熏人,使他汗流浹背口燥咽干:于是他指手劃腳,口中念念有詞,向一箭之遙的巖石深處吹了一口氣,轉瞬之間,一股清泉噴薄而出流個不斷,仙人舀而飲之,立感滿懷舒暢,暑氣全除,那驢子也喝了個飽腹腔,抖擻著精神,仰天長嘶了幾聲,然后,張果老大仙倒騎而去。鄰近庶民見才曉得這甘泉是張大仙人所為,無限感沾,遂尊之為“仙泉”,此泉迄今依在。
(37)竹溪(小溪竹映)
一支小溪水由上而下流動,溪兩邊長著矮小的野生竹子相互映照,取名竹溪。微風習習,溪水汩汨,如鼓琴瑟,側耳細聽,亦有樂趣。
(38)含笑路(花笑人歡)
有兩個含義:一是此路大部分是種含笑花,花開放時如少女莞爾而笑,滿路香氣濃郁菠蘿香味,沁人心肺。二是欣賞了山莊這么多瑰麗景色后心情喜慰如滌浮塵而含著笑意回去。
(39)度假村(住宿娛樂)
為了適應日新月異的旅游事業和盡可能滿足旅客的愿望,一九九三年在原有一、二招待所的基礎上,又新建了這幢度假村(別墅群),總共設有高、中檔床位七十多個,并裝修了一流的現代化歌舞廳、空調會議室、卡拉O K等,環境舒雅,清靜宜人,無喧囂氣氛,有桃源情趣,服務周到,賓至如歸。有名廚師為您烹飪,令您吃得香甜可口;有潔房雅座供您睡得舒適、玩得開心;有包廂舞池任您輕歌曼舞、賞心悅目;有廣場方便您游樂玩耍、暢情舒懷;有天然的曠野作“第二課堂”,使您盡情開懷欣賞莊園內的錦繡山色或行吟寫畫……當您親歷其境地,定會倍感心愜神怡而“樂不
思蜀”也!
縱觀上述三十九個景點中有六個是新建的,余皆舊有;為了便于記憶,詩星羅立斌別出心裁將舊景聯成楹聯一首,對云:“迎屐賞荷,邀云留墨,天泉棠蔭,樵徑龍峰,步步山環水抱,九彎十曲樹人,此際如仙,盛世乘風追鶴影。竹溪庾嶺,梅谷虎巖,湖隱魚池,螂嬡折柳,時時鳥語花香,萬紫干紅含笑,他鄉作客,倚云依夢臥松濤o”羅老筆下風生如園盤珠走,繪影繪形,惟妙惟肖,真可謂:景佳聯妙,珠聯璧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