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已有0網友參與糾錯
陸川縣偏處廣西一隅,但陸川人驕傲地說:有路必有陸川車,陸川人開著他們的大卡車跑遍了全中國。 陸川全縣人口80萬,有1萬多名長途貨運司機,鼎盛時有6000多輛貨車參與運營。目前仍有83個車隊、3360輛貨車奔馳在全國各地,甚至連越南人、緬甸人也熟悉了車身上標著的“廣西陸川”四個字。陸川車的特點是哪兒有貨就往哪兒跑,再遠再累都不怕,而且從來都是有貨去有貨回,很少空跑!瓣懘ㄋ緳C現在大多是從廣東、海南和越南運蔬菜、香蕉到北方,然后從北方運蘋果、梨回到南方!陸川縣交通局局長陳光遠說。 23歲的陳新文已經當了5年貨車司機,他和搭檔專跑海南到北京這條線,兩人輪流開車,日夜兼程,3天時間就能趕到北京,黃瓜、青椒還是水靈靈的。他笑著說:“辛苦是辛苦,但收入還不錯!标懘ㄒ惠v貨車一年大概能掙8萬元左右,少的也有5萬元。 陳朝漢是最早跑個體運輸的陸川人之一。盡管他不會也不能開車——他因小兒麻痹癥而下肢癱瘓,但多年來一直為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而奮斗。1986年,陳朝漢掏出所有積蓄,頂住各種冷嘲熱諷,買了一輛二手“東風”汽車雇人開。今天,他已是擁有130輛車的個體“永發”車隊隊長,每年上交國家稅收50多萬元,還為社會福利事業慷慨解囊10萬多元。1997年,他赴京參加第二次全國自強模范暨扶殘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 在我國許多國道兩旁,都可以看見“陸川風炮”4個字。從廣西貴港至南寧不足200公里的公路上,就有100多家“陸川風炮”!瓣懘L炮”其實就是一種利用氣壓裝卸汽車輪胎的手提機器,因開動時發出“砰砰”的聲音,故得名“風炮”。一個技術精湛的陸川補胎工人,只要20分鐘就可以補好一只輪胎——先以“風炮”卸下輪胎,然后打磨、涂膠水、貼生膠、加熱板壓緊加熱,一氣呵成!帮L炮”前冠以“陸川”二字,則完全是陸川公路貨運發達的“副產品”——類似的“副產品”還有比比皆是的“陸川飯店”。 “我們陸川的司機全國到處跑,修車鋪、飯店打上陸川的標志,陸川司機見了自然感到親切,其實很多‘陸川風炮’、‘陸川飯店’都不是陸川人開的!标惓瘽h自豪地說,“‘陸川’這兩個字很有些含金量呢!” 陳朝漢的下一個目標是把陸川公路貨運推上國際互聯網,以尋求更多的貨源。這位投資100多萬元建立了中川網絡信息有限公司的陸川漢子說:“這樣做風險很大。但陸川能在全國揚名,就是因為陸川人敢在風險中求得更大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