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已有0網友參與糾錯
謝魯山莊位于陸川縣城南烏石鎮謝魯村寨子屯,距陸川縣城20多公里。占地面積1平方公里。原名“樹人書屋”,又因園內花卉品種繁多,也稱謝魯花園,1980年更名為謝魯山莊。
山莊始建于民國9年(1920年),歷時七年方建成。原為國民黨少將呂春館(芋農)的嶺南型園林別墅,是廣西三座古典園林之一。民國23年,李宗仁曾到該山莊游覽。山莊外貌與普通農舍相似,莊內房舍則是依山構建,因地設景;全部建筑物都是磚墻瓦頂,小巧、通俗。山莊分為瑯環福地、前山和后山三個層次,槶h福地為山莊中心區,包括湖隱軒、水抱山環處、樹人堂、倚云亭、半山亭等;前山包括大門、二門、折柳亭、迎屐、含笑路;后山包括白云路、白云深處、梅谷等。其建筑主體由六處房子構成,即門樓、迎屐、湖隱軒、水抱山環處、樹人堂、莊園工人宿舍。整座山莊可概括為一股山泉,二重圍墻,三個層次,四個園門,五座假山,六處房子,七口人工池塘,八座涼亭,十二個游門口。
每年清明前后,一群群白鶴聚集在山莊南面的謝魯嶂棲息繁衍。1980年,又在山頂新建一座方角狀的“望鶴亭”,可遠眺鶴翔野景。近年經過加工建設,又添了許多名花奇木。其中有300多年的龍鱗松,80多樹齡的龍眼樹,高聳云天的草椰樹,低如侏儒的千年矮,還有大株的白玉蘭,小株的文絲竹等。具體景觀如下:
(附謝魯山莊古園林照一幅7.5*4.8cm)
門樓 是進山莊的頭門,比普通家舍稍高,瓦面豎有一匾——“樹人書屋”。下有對聯:“安得奇書三千車,娛茲白首;再種名葩十萬本,綴此青山!本o接著是二門,二門掛著一首門聯:“綠樹碧檐相掩映,小橋虛閣自高低”。它告訴人們,山莊的建筑特點本是這樣。
迎屐 為迎接賓客之處。進二門過小橋,沿登山小道靠左上,約30米處,是一座普通農家式的大門,門額為“迎屐”。進門后是—個20多平方米的小院,院東面一道“十”字式花窗。正面是進入山莊中心區之門,上書“瑯環福地”。
湖隱軒 位于山莊中心區。一座質樸的磚瓦平房居中,房的下邊有眼鏡塘,上邊有荷包塘。房形好似隱泊于湖中之船,故名“湖隱軒”,又稱“船廳”。
樹人堂 位于山莊中心區半山上。是一座二層小閣樓,正門上方有一塊“樹人堂”匾額,閣樓旁邊有遮蔭大樹。樓下是書童的課堂和教師臥室,門的兩側有一副對聯:“花色欲迷仙半閣,書聲常伴月三更!遍w上是藏書的地方,曾收藏過《萬有文庫》、《二十四史》、《四書》、《五經》和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諸子百家之類的書,還有天文地理、歷史、自然、建筑工程、冶金鑄造、美術等類圖書以及名人字畫等。
民國33年(1944年),日軍入侵時,陸川烏石中學曾搬到這里上課。
山泉 山泉出自樹人堂左上方,終年長流,水溫46℃,日流量296噸,泉水含有對人體有益的鋰、鈾、鉀、鈣、鎂等微量化學元素。通過管道,可流到各需用水的地方。
假山 山莊內有五座假山,均為建山莊時所筑。以塊石、三合土堆砌而成,高的達2米多,低的也有一米多。第一座在樹人堂旁邊,第二座在“湖隱軒”門前,第三座在登高道口,1米多高,背靠一棵白玉蘭樹,前有一魚池,第四座位于“邀云竹徑”處,第五座位于眼鏡塘上方,起著裝點景觀的作用。
池塘 山莊內共有七口池塘,如泥鰍塘、園塘、眼鏡塘、荷包塘、金魚池等,均據原來的山溝,洼地改造而成。平時可用來、養魚、種荷,防旱;大雨時,又可容納多余之水,防止洪災。
涼亭 山莊內有八個涼亭,即折柳亭、賞荷亭、小蘭亭、留墨亭、聽松濤閣、倚云亭、棠陰亭、半山亭等。其形式、坐向都是根據地形及環境的需要而作出不同的設計。留墨亭有一對聯對整個山莊景觀作了概括。聯語是:“左襟瓊海,右帶滇池,形勝占西南,又豈但地枕蒼梧,山連勾漏;修竹體檐,雜華生樹,林泉饒景物,卻喜從梅邊放鶴,柳外聽鶯!
游門口 山莊的各個游道之門除“瑯環福地”門和“含笑路”門是牌坊式空門、“邀云竹徑”門為山石造成外,其余的九個門均屬磚瓦結構這些門除了按地形需要及游道要沖布設外,主要是象征性的給所在地安上一個名字,使之成景并有名稱可呼。
1988年,謝魯山莊被批準為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